中文简体 | English

2013年LED行业专利接力赛,谁引领春秋?

2013-04-09 09:42:58 作者:CN_SZLED_2012HJ 来源: 浏览次数:0

  寒来暑往春夏秋,从世界上第一个实用性可见光谱发光二极体(LED)诞生到现在,LED行业已经度过了50个春秋。在2012年10月由GE举行的LED发明50周年纪念会上,LED的开山祖师Holonyak表示,LED正处于“婴儿期”。可见,LED技术创新的空间广阔,获得原创性发明专利的机会仍然很多。那么,在2013年,中国的LED企业能否有机会冲破国际大厂的专利封锁?LED行业又将会有什么样的专利突破?

  猜想一:专利到期,LED封装企业或迎新契机

  众所周知,全球LED行业的技术专利一直牢牢地把握在科锐、飞利浦、欧司朗、日亚化学以及丰田合成的手中。这5家大厂商为了维持竞争优势、保持市场份额,申请了几乎涵盖原材料、设备、封装、应用在内的整个产业链多项专利,可谓一手遮天。

  不过,风水轮流转,这种专利壁垒并非坚不可破,而是出现了松动迹象。按照专利法规定,发明专利保护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保护期限为10年,也即是从1990年开始提出的LED相关专利,已从2010年起逐渐到期,而这其中相当大一部分还涉及重要的白光LED。换句话说,在今后的2~3年中,会有一批上世纪90年代的核心专利陆续到期。另外,涉及荧光粉的相关专利也将在2012—2014年间逐渐失效。

  所以,LED封装企业的发展将迎来新机遇,有望在无荧光粉白光LED照明技术上斩落头角。

  猜想二:壁垒升温,“山寨版”专利埋隐患

  近年来,国内LED企业关于LED专利的申请层出不穷,但是仔细研究,你会发现绝大部分的专利都不是原创,它们或者是拾人牙慧,在国际LED巨头原创专利的基础上做一些修补,或者是投机取巧,在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上兜圈,专利“山寨化”的程度颇高,含金量自然也就大打折扣。一旦遭遇国际巨头引发的全球大范围诉讼,国内或将有70%以上的专利失效。

  目前,出口海外市场的LED企业已频繁遭受专利围剿。与此同时,随着大陆LED照明产业的迅猛发展,国际照明巨头纷纷凭借核心技术,抢滩中国市场。中国LED产业虽然在产量和价格上占据优势,但是就技术而言,很难与国际一线品牌并驾齐驱。届时,洋品牌大军压境,挟专利自重,LED行业有可能重蹈光伏产业的覆辙。甚至有专家预测,未来2~3年,很有可能将会出现国外巨头集体控告本土中小照明企业专利侵权的事件发生。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有些企业已开始未雨绸缪,例如,真明丽,众明就分别在2012年的2月及4月,与飞利浦签订了专利合作协议。11月,晶电与日本东芝相互授权AlGaInP LED技术专利。另外,台厂璨圆也于12月宣布与丰田合成进行专利交互授权。

  可以预见,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专利纠纷将成为常态。为防患于未然,企业在缺乏王牌专利的前提下,可以适当争取购买一些技术专利,或由多家企业联合出资以得到许可授权,同时,通过成立专利联盟,加强专利战略研究,大胆地采用“专利池”的方法,把许多专利权人的专利整合在一起,交叉授权,相互许可,最终以抱团的方式应对国际LED巨头的“围剿”。

  猜想三:细分市场或现专利“新宠”

  诚然,绝大多数的LED核心技术,掌握在为数不多的国际大厂手中,不过也不必望洋兴叹。纵观LED的发展史可知,LED的应用领域开发可谓推陈出新,从最初的手机背光,到现在的照明,由幕后走向台前,而未来更会朝着人工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所以,对于LED专利的发掘,无论是创新发明,还是实用新型,抑或外观设计,都有极大的空间:

 

[错误报告]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